Home>Schools

  • Complex
  • Title
  • Author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Search

[学位]

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趋势研究

Share
Edit Delete Claim

Author:

吴倩 (吴倩.)

Indexed by:

学位论文库

Abstract:

所谓类型电影即指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规定创作出来的、观众及电影制作者通过熟悉的叙事惯例可以识别的各种电影形态。类型电影与人们传统继承下来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独创性”的评判标准背道而驰,所以往往被看作是流俗与僵化的代名词。然而电影本身便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电影作为一门工业必须在观众的不断消费中获得自身的发展,而类型电影正是麦茨所说的那种能“使观众自动光顾影院的机制”的典范,它依靠对观众观影心理的准确把握一次次诱惑观众走进影院对其进行反复消费。可以说类型电影支撑了电影业的商业运作,也维持了电影的再生产。在我国,一度时期由于非商业化的电影体制的制约以及重教化、轻娱乐的电影观念的影响,类型电影始终没有获得良好的发展。而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与创作界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电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中国电影开始朝着产业化发展方向迈进。在市场的竞争机制下,中国电影产量低、质量差的现状已成为电影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也使中国电影陷入难以为继的尴尬状态,面对竞争与危机,中国电影必须针对自己先天发育的不足以类型的完善化、专业化、精致化为标靶全力攻坚,走类型化道路已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在当今大众文化为潮流的文化语境中,人们的观影心理亦呈现出一种以个体欲望为内在基础,以娱乐为外在形态的倾向,中国电影类型化也是满足大众娱乐观影心理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冯小刚的贺岁喜剧片的成功,用事实向我们证明了当前我国电影走类型化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与可行性。中国电影类型化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作,本文尝试性地针对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举措。首先在电影体制方面应该建立与类型电影相配套的制片人中心制和明星制。其次在电影创作方面,我们应抛弃对类型电影的故有偏见,形成类型意识;还应借鉴好莱坞成功类型经验,但不是全盘接受,而应侧重表达本民族情感、文化和心理特质,实现类型的本土化;再有类型电影尤其注重故事的可看性与娱乐性,我们的剧作一定要从市场上找到卖点,以市场发行为轴心来设计;还有据问卷调查显示,喜剧片、恐怖片是目前最为符合我国观众审美需求的影片,所以在我国电影类型化的起步阶段,我们或许可以以喜剧片和恐怖片为突破口,使中国电影的类型化平稳登陆。至于电影类型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应通过建立分级制等相关法规来解决。

Keyword:

发展趋势 类型电影 类型化 中国电影

Author Community:

  • [ 1 ]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Reprint Author's Address:

Show more details

Related Article:

Basic Info :

Degree: 文学硕士

Mentor: 谷玉梅

Year: 2005

Language: Chinese

Cited Count:

WoS CC Cited Count: 0

30 Days PV: 7

FAQ| About| Online/Total:297/216640828
Address: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No.28, Xianning West Road, Xi'an, Shaanxi Post Code:710049) Contact Us:029-82667865
Copyrigh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