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5

  • Complex
  • Title
  • Author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Search

Query:

所有字段:(空)

Sort by:
Default
  • Default
  • Title
  • Year
  • WOS Cited Count
  • Impact factor
  • Ascending
  • Descending
< Page ,Total 1 >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CQVIP
期刊论文 | 2021 , (1) , 127-135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元祐时苏轼于翰林学士承旨任上奉敕撰成《上清储祥宫碑》。在政治的语境中,该文宣扬了元祐之政的导向,但于随后的绍述时代即遭禁毁,显露出词臣应制之作工具功用的短暂性。在文化的语境中,该文撰成于苏轼文宗位望形成、确立之时,在北宋士人的文事活动中,成为被称赏追慕的对象,体现出文宗之于政治的超然性。及至后代,该文在文化上的影响依然延续,彰显了苏轼文宗位望超越朝代更迭的“不朽”意义。《上清储祥宫碑》于苏轼词臣衔职与文宗位望的交错分合之际,揭示出其文学形象复杂的一面。

Keyword :

词臣 《上清储祥宫碑》 苏轼 文宗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许浩然 .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J].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127-135 .
MLA 许浩然 .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2021) : 127-135 .
APA 许浩然 .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127-135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CSSCI
期刊论文 | 2021 , (01) , 127-135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元祐时苏轼于翰林学士承旨任上奉敕撰成《上清储祥宫碑》。在政治的语境中,该文宣扬了元祐之政的导向,但于随后的绍述时代即遭禁毁,显露出词臣应制之作工具功用的短暂性。在文化的语境中,该文撰成于苏轼文宗位望形成、确立之时,在北宋士人的文事活动中,成为被称赏追慕的对象,体现出文宗之于政治的超然性。及至后代,该文在文化上的影响依然延续,彰显了苏轼文宗位望超越朝代更迭的"不朽"意义。《上清储祥宫碑》于苏轼词臣衔职与文宗位望的交错分合之际,揭示出其文学形象复杂的一面。

Keyword :

词臣 《上清储祥宫碑》 苏轼 文宗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许浩然 .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J].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01) : 127-135 .
MLA 许浩然 .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1 (2021) : 127-135 .
APA 许浩然 .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01) , 127-135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 ——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期刊论文 | 2021 , (1) , 127-135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元祐时苏轼于翰林学士承旨任上奉敕撰成 《上清储祥宫碑》.在政治的语境中,该文宣扬了元祐之政的导向,但于随后的绍述时代即遭禁毁,显露出词臣应制之作工具功用的短暂性.在文化的语境中,该文撰成于苏轼文宗位望形成、确立之时,在北宋士人的文事活动中,成为被称赏追慕的对象,体现出文宗之于政治的超然性.及至后代,该文在文化上的影响依然延续,彰显了苏轼文宗位望超越朝代更迭的"不朽"意义.《上清储祥宫碑》于苏轼词臣衔职与文宗位望的交错分合之际,揭示出其文学形象复杂的一面.

Keyword :

词臣 《上清储祥宫碑》 苏轼 文宗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许浩然 .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 ——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J].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127-135 .
MLA 许浩然 .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 ——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2021) : 127-135 .
APA 许浩然 .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 ——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127-135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从“文化中心”到“官僚机构”——北宋后期词垣文化的演变 CSSCI-C PKU CSSCI
期刊论文 | 2017 , (5) | 文学遗产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北宋词垣在古文运动与新旧党争的背景之下,从欧阳修、苏轼的时代至后期的绍述之政、徽钦之朝,其面貌由“文化中心”演变为“官僚机构”。欧、苏居于词垣,自主地追求古文事业,引领士大夫文化发展的方向,彰显出超轶政治权势的文化魄力。北宋后期的词臣群体未能提出引领性的文化主张,而是在新党当权的语境之下,或是以权臣之势结成人事关联,或是分裂自身的文化取向以迎合制度,或是扮演宫廷文学弄臣的角色,其身份之典型逐渐转变为追随权势的官僚角色。靖康之乱中词臣群体的官僚面貌更恶化为气节的缺失。及至南宋,词垣因为词科之学的背景依旧延续了官僚性的一面。

Keyword :

词垣 “官僚机构” “文化中心”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从“文化中心”到“官僚机构”——北宋后期词垣文化的演变 [J]. | 文学遗产 , 2017 , (5) .
MLA "从“文化中心”到“官僚机构”——北宋后期词垣文化的演变" . | 文学遗产 5 (2017) .
APA . 从“文化中心”到“官僚机构”——北宋后期词垣文化的演变 . | 文学遗产 , 2017 , (5)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背景看真德秀与理学的关系 PKU CSSCI
期刊论文 | 2016 , (5)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有宋一代,理学之士与词学之臣是两个长期存在文化分野的士大夫群体。南宋晚期,随着理学的官方化,理学义理与词臣词学开始呈现融合之势。真德秀以词臣出身提倡程朱之道,成为复振理学的关键人物。然而在词臣履历仕宦的背景下考察真德秀与理学的实际关系,可以发现其早先词科入等,是依靠韩侂胄党派人物的指教与提携,与理学门墙存有深刻分野;后来韩氏被诛,真氏出于政治需要提倡理学,由此进入馆阁,但在文化上难以与理学义理契合;再后他退居地方社会,在文化上真正接受理学,但仍与纯粹的理学学者存有隔阂。词臣词学与理学义理在真德秀的文化立场中呈现共存相拒之势,此种情况一直延续至其重回朝廷担任翰林学士。

Keyword :

词臣 理学 真德秀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从背景看真德秀与理学的关系 [J].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5) .
MLA "从背景看真德秀与理学的关系" .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2016) .
APA . 从背景看真德秀与理学的关系 .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5)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10| 20| 50 per page
< Page ,Total 1 >

Export

Results:

Selected

to

Format:
FAQ| About| Online/Total:348/216094295
Address: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No.28, Xianning West Road, Xi'an, Shaanxi Post Code:710049) Contact Us:029-82667865
Copyrigh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