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ry:
所有字段:(空)
Refining:
Year
Type
Indexed by
Colleges
Complex
Language
Clean All
Abstract :
目的:分析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断治疗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再次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患者视力不提高的原因以及与OCT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9-12/2020-07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抗VEGF药物治疗的DME患者31例40眼,纳入患者均有因新冠疫情中断治疗的病史,根据再次治疗后1mo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1行为标准分为视力提高组14眼和视力不提高组26眼。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BCVA、眼压、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使用Image J软件对黄斑OCT图像中的中央视网...
Keyword :
高反射点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中断治疗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乔茜 , 覃亚周 , 边悦 et al. 疫情期间中断抗VEGF治疗导致DME患者视力不提高的原因及OCT影像学分析 [J]. | 国际眼科杂志 , 2022 , 22 (12) : 2077-2081 . |
MLA | 乔茜 et al. "疫情期间中断抗VEGF治疗导致DME患者视力不提高的原因及OCT影像学分析" . | 国际眼科杂志 22 . 12 (2022) : 2077-2081 . |
APA | 乔茜 , 覃亚周 , 边悦 , 沈兰珂 , 寇列玲 , 秦莉 et al. 疫情期间中断抗VEGF治疗导致DME患者视力不提高的原因及OCT影像学分析 . | 国际眼科杂志 , 2022 , 22 (12) , 2077-2081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治疗不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分型下的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60例,根据OCT检测分为分弥漫性黄斑水肿(DRT)组、囊样黄斑水肿(CME)组和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抗体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黄斑水肿形态、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DRT、CME和SRD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0%、75.0%和50.0%,治疗后黄斑水肿消退率分别...
Keyword :
玻璃体腔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 抗VEGF抗体 糖尿病黄斑水肿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袁烨 , 乔良 , 张万虎 et al. 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不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分型下的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疗效分析 [J].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22 , 22 (13) : 2468-2472 . |
MLA | 袁烨 et al. "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不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分型下的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疗效分析" .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2 . 13 (2022) : 2468-2472 . |
APA | 袁烨 , 乔良 , 张万虎 , 郑霞 , 杨欣婷 . 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不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分型下的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疗效分析 .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22 , 22 (13) , 2468-2472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目的:探讨间接眼底镜下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患者视力与黄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到2021年9月在本院诊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眼底镜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眼底镜组给予间接眼底镜下外路手术治疗,测定患者视力与黄斑水肿情况。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好于术前1 d,眼底镜组好于对照组(P<0.05)。眼底镜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76.2%(P<0.05)。眼底镜组术后3个月的眼内出血、视网膜坏死、眼内炎、高眼压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的23.8%(P<0...
Keyword :
黄斑水肿 间接眼底镜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力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乔良 , 袁烨 , 张万虎 et al. 间接眼底镜下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患者视力与黄斑水肿的影响 [J].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22 , 22 (15) : 2870-2874 . |
MLA | 乔良 et al. "间接眼底镜下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患者视力与黄斑水肿的影响" .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2 . 15 (2022) : 2870-2874 . |
APA | 乔良 , 袁烨 , 张万虎 , 宋瑜 , 杨欣婷 . 间接眼底镜下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患者视力与黄斑水肿的影响 .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22 , 22 (15) , 2870-2874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目的:评价改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悬吊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技术。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15例患者接受了改良折叠式IOL悬吊手术。其中,9例患者选择了Akreos AO IOL,使用聚丙烯缝线穿过IOL的环状襻,经巩膜引导穿刺后,缝合线末端热膨胀固定在巩膜。6例患者选择了Tecnis ZA9003IOL,未使用缝合线,巩膜穿刺引导IOL襻穿出巩膜后,直接将IOL襻末端热膨胀固定在巩膜内。观察所有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共纳入15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64.00±9.85岁,平均病程5.80±3.17wk。人口统计学和基线...
Keyword :
巩膜固定术 晶状体脱位 人工晶状体悬吊术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胡亚光 , 乔茜 , 刘轩 et al. 改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英文) [J]. | 国际眼科杂志 , 2022 , 22 (07) : 1069-1073 . |
MLA | 胡亚光 et al. "改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英文)" . | 国际眼科杂志 22 . 07 (2022) : 1069-1073 . |
APA | 胡亚光 , 乔茜 , 刘轩 , 雷剑琴 , 谢安明 , 李晶明 et al. 改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英文) . | 国际眼科杂志 , 2022 , 22 (07) , 1069-1073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目的 观察经角膜上皮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联合可植入式隐形眼镜(ICL)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100例(120眼),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62眼)和对照组(n=50,58眼)。对照组患者给予ICL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Trans-PRK联合IC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角膜光密度、眼压、ICL拱高、前房容积、前房深度及角膜内皮细胞数变化,统计术后1个月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降低,且观察组为(0.22...
Keyword :
并发症 超高度近视 角膜光密度 经角膜上皮激光角膜切削术 可植入式隐形眼镜 视力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杨文 , 马波 , 戴鹏飞 et al. Trans-PRK联合ICL治疗超高度近视疗效观察 [J]. | 海南医学 , 2022 , 33 (17) : 2233-2236 . |
MLA | 杨文 et al. "Trans-PRK联合ICL治疗超高度近视疗效观察" . | 海南医学 33 . 17 (2022) : 2233-2236 . |
APA | 杨文 , 马波 , 戴鹏飞 , 吴利安 , 邓瑾 . Trans-PRK联合ICL治疗超高度近视疗效观察 . | 海南医学 , 2022 , 33 (17) , 2233-2236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目的深入探讨眼底自发荧光联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急性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VKH)预后评估和随诊观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间12例(23只眼)急性VKH病例,包括详细的病史、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底照相、SD-OCT、眼底荧光造影和眼底自发荧光(FAF)等检查,并于治疗一段时间和/或出院后随诊再次行SD-OCT及FAF检查,与入院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为双眼发病(91.67%)。眼底检查见视盘水肿16只眼(69.57%)。同时SDOCT示多处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积液明显(100%)。所有患眼FFA造影早期可见多发性细小点状...
Keyword :
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自发荧光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田澍蔚 , 姚静 , 王建明 et al. 自发荧光联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急性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诊断及预后随诊中的作用 [J].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1 , 41 (01) : 135-140 . |
MLA | 田澍蔚 et al. "自发荧光联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急性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诊断及预后随诊中的作用" .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41 . 01 (2021) : 135-140 . |
APA | 田澍蔚 , 姚静 , 王建明 , 张洁 , 周爱意 . 自发荧光联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急性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诊断及预后随诊中的作用 .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1 , 41 (01) , 135-140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上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11/2019-10在我院收治的,经历过一次或多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发生的由上方裂孔(3∶00~9∶00水平线以上)引起且未合并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PVR-C级以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施行经平坦部入路玻璃体切除术,充分切除残留玻璃体后,行气液交换复位视网膜,确保裂孔周围视网膜下液充分排出后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使用无菌空气行玻璃体腔填充。术后患者严格俯卧位24h。主要观察指标为视网膜初始及最终复位成功率,最佳矫正视力(BCVA),次要观察指标为并发白内障及高眼压比率。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且术后随访时间≥6mo患者31例31眼,脱位范围6.7±3.8个钟点位,裂孔数1.2±0.7个,脱离累及黄斑23眼(74%),人工晶状体18眼(58%),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者6眼(19%)。入组患者Ⅰ期视网膜复位成功率87%(27/31),最终视网膜复位成功率100%(31/31),发生一过性眼压升高者5眼(16%)。术后6mo时BCVA(LogMAR)由术前2.17±1.27改善至0.53±0.25(P<0.001)。结论:对于具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史的不合并严重PVR的上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空气填充,可取得较高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且具有术后俯卧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Keyword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空气填充 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 上方视网膜裂孔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程育宏 , 吉梦 , 齐赟 et al. 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无菌空气填充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J]. | 国际眼科杂志 , 2021 , 21 (2) : 360-363 . |
MLA | 程育宏 et al. "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无菌空气填充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 国际眼科杂志 21 . 2 (2021) : 360-363 . |
APA | 程育宏 , 吉梦 , 齐赟 , 谢安明 , 王华 , 刘思伟 . 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无菌空气填充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 国际眼科杂志 , 2021 , 21 (2) , 360-363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目的:探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恶性青光眼睫状环阻滞解除后高眼压的短期与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10/2019-10恶性青光眼睫状环阻滞解除后眼压仍高的患者14例14眼,采用810nm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随访8.36±5.18mo,观察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末次随访眼压13.60±3.50mmHg较术前40.53±7.14mmHg有差异(P<0.05);术后末次随访BCVA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至末次随访时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810nm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恶性青光眼...
Keyword :
并发症 睫状体光凝 视力 恶性青光眼 眼压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田丹丹 , 李晶明 , 宋艳敏 et al. 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睫状环阻滞解除后高眼压 [J]. | 国际眼科杂志 , 2021 , 21 (02) : 348-350 . |
MLA | 田丹丹 et al. "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睫状环阻滞解除后高眼压" . | 国际眼科杂志 21 . 02 (2021) : 348-350 . |
APA | 田丹丹 , 李晶明 , 宋艳敏 , 樊小娟 , 陈丽 , 秦莉 . 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睫状环阻滞解除后高眼压 . | 国际眼科杂志 , 2021 , 21 (02) , 348-350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目的分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FEVR的1个汉族家系2代3名成员。对患者及其父母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和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采集3名成员外周血送检,应用高通量测序法筛选致病基因,针对检测出的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协会(ACMG)指南和Mutation Taster、Polyphen-2、PROVEN及REVEL软件对新发现的变异位点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先证者,男,27岁,裸眼视力(UCVA)右眼1.0,左眼1.2,眼压正常,眼底检查可见双眼颞侧周边部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FFA示双眼周边视网膜血管扩张成毛刷样改变并有无灌注区形成。先证者母亲51岁,最佳矫正视力(BCVA)双眼均为1.0,眼底检查可见左眼颞侧周边视网膜血管迂曲,FFA示左眼颞侧周边视网膜末梢血管荧光素渗漏。先证者父亲56岁,BCVA双眼均为1.0,眼底可见视盘周围萎缩环及豹纹状眼底,FFA未见眼底血管有明显荧光素渗漏。基因检测结果显示LRP5基因c.4110T>G(p.Cys1370Trp)和FSCN2基因c.1495G>A(p.Gly499Ser)2个新的突变位点。根据ACMG指南,c.4110T>G为临床意义未明的变异,Mutation Taster、Polyphen-2、PROVEN及REVEL软件预测该变异会对基因或基因产物造成有害影响,REVEL评分为0.93,可能为致病变异。结论LRP5基因c.4110T>G(p.Cys1370Trp)可能是引起FEVR的1个新的突变位点,丰富了LRP5基因的突变谱。
Keyword :
LRP5基因 基因突变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覃亚周 , 樊小娟 , 刘静 et al. LRP5基因一个新的突变位点相关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2021 , 39 (3) : 216-220 . |
MLA | 覃亚周 et al. "LRP5基因一个新的突变位点相关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39 . 3 (2021) : 216-220 . |
APA | 覃亚周 , 樊小娟 , 刘静 , 李晶明 . LRP5基因一个新的突变位点相关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2021 , 39 (3) , 216-220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目的深入探讨眼底自发荧光联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急性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VKH)预后评估和随诊观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间12例(23只眼)急性VKH病例,包括详细的病史、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底照相、SD-OCT、眼底荧光造影和眼底自发荧光(FAF)等检查,并于治疗一段时间和/或出院后随诊再次行SD-OCT及FAF检查,与入院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为双眼发病(91.67%)。眼底检查见视盘水肿16只眼(69.57%)。同时SDOCT示多处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积液明显(100%)。所有患眼FFA造影早期可见多发性细小点状荧光素渗漏,晚期视网膜下大量荧光渗漏,出现特征性的多囊状的荧光素积存。FAF见高自发荧光区域(100%),范围与FFA荧光积存范围一致。10眼见高自发荧光区域内有片状相对低荧光(43.48%)。4眼高自发荧光区域有“颗粒样”高荧光(17.39%)。VKH恢复期FAF检查见自发荧光分布恢复至正常状态(34.78%),或者高自发荧光的强度减低范围缩小(39.13%)(平均面积减小了55.2%,相对荧光强度减低了46.52%)。6只眼病变范围仅剩一些点状高自发荧光颗粒散在分布(26.09%)。SD-OCT视网膜下积液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相对入院时积液量平均减少69.5%)。并且FAF荧光强度与SD-OCT中视网膜下积液呈正相关(r=0.626,P<0.05)。结论眼底荧光造影、眼底自发荧光成像联合SD-OCT可以提高VKH诊断准确率。FAF、SD-OCT等非侵入性检查可以作为判断恢复及病情监测的检查手段。
Keyword :
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自发荧光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田澍蔚 , 姚静 , 王建明 et al. 自发荧光联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急性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诊断及预后随诊中的作用 [J].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1 , 41 (1) : 135-140 . |
MLA | 田澍蔚 et al. "自发荧光联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急性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诊断及预后随诊中的作用" .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41 . 1 (2021) : 135-140 . |
APA | 田澍蔚 , 姚静 , 王建明 , 张洁 , 周爱意 . 自发荧光联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急性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诊断及预后随诊中的作用 .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1 , 41 (1) , 135-140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Export
Results: |
Selected to |
Form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