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7

  • Complex
  • Title
  • Author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Search

Query:

所有字段:(空)

Refining:

Indexed by

Submit

Complex

Submit

Language

Submit

Clean All

Sort by:
Default
  • Default
  • Title
  • Year
  • WOS Cited Count
  • Impact factor
  • Ascending
  • Descending
< Page ,Total 1 >
我国反恐刑法立法完善研究 学位论文库
学位论文 | 2018 | Mentor:许立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恐怖主义犯罪在全球呈现出强劲的蔓延趋势,严重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各国均在主动或被动地加强立法尤其是刑事立法,采取多种手段应对恐怖主义犯罪。就我国而言,之前采用的是“刑法为主,诸法结合”的分散型立法模式,主要通过刑法修正案方式完善反恐立法,先后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三)》《刑法修正案(九)》等。在《反恐怖主义法》出台后,变成了以“反恐法和刑法为主,诸法结合”的综合型反恐立法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反恐刑事立法取得了较大进步,为反恐实务工作提供了有效地指引。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反恐形势愈发严峻,新型恐怖主义犯罪层出不穷,而我国反恐立法的实践和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在立法体系、罪名设置、刑罚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法律作用以实现反恐的目的,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反恐刑事立法。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反恐刑事立法进行探索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以达到有效遏制和惩处恐怖主义犯罪的目的。 本文研究分析了反恐刑事立法的相关理论概念,对其基本内涵和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我国反恐刑事立法发展过程、立法模式和主要内容的分析,指出目前还存在立法形式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强;罪名设置不够严密,缺少必要罪名;刑罚设置不完善,没有发挥财产刑和资格刑作用等问题。 在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反恐刑事立法经验基础上,从完善反恐立法模式、健全罪名体系、改革刑罚结构等方面,对完善我国反恐刑事立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修订现行刑法,以设节的方式,将“恐怖活动犯罪”设立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下,使之形成一个专门的体系;增设入境发展恐怖组织罪,包庇、纵容恐怖组织罪,非法邮寄危险物质罪等罪名,以惩处新的恐怖犯罪行为;改革现行刑罚结构,增设财产刑、资格刑,规定必要的量刑标准,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Keyword :

恐怖犯罪 立法 刑法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孙伟 . 我国反恐刑法立法完善研究 [D]. , .
MLA 孙伟 . "我国反恐刑法立法完善研究" . , .
APA 孙伟 . 我国反恐刑法立法完善研究 . ,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立法完善研究 学位论文库
学位论文 | 2018 | Mentor:许立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虐待罪是我国刑法确切规定的一种犯罪,涉及的主体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但是,近几年来,媒体曝光了一些非家庭成员之间的虐待行为,其中包括了被监护、看护人的虐待行为,这些都是虐待罪无法规制的范围。如个别幼儿园虐童案,以及一些医院的护士虐待住院老人案等。这些事件不但对被监护、看护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侵犯,而且也在被害人的精神上形成了难以愈合的伤痛。2015 年 11 月以前,立法上对这一领域规制不够全面,因此遭受虐待的被监护、看护人无法有效维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让被监护、看护人有了坚实的保障。 本文从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内涵论述为切入点,以相关立法和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石,以国内外的立法经验为借鉴,深入思考本罪;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现状,在参考吸收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四个案例:四平幼教王玉娇、宋瑞琪虐童案、温岭幼教虐待案、赤峰教师宋丽英殴打学生案、砀山虐童案,着重分析了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其中包括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和对策,包括:扩大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主体适用范围、吸收整合虐待罪,完善虐待行为认定标准、完善“情节恶劣”的司法解释以及现有刑罚之外的配套措施、协调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与虐待罪的量刑幅度、增强体系协调性,注重本罪与他罪的区分等。以期从立法的角度出发,提出可实践操作的建议,为进一步促进本罪立法的完备性作出贡献。

Keyword :

立法完善 量刑幅度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认定标准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杨薇 .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立法完善研究 [D]. , .
MLA 杨薇 .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立法完善研究" . , .
APA 杨薇 .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立法完善研究 . ,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现状及防控对策研究
期刊论文 | 2017 , (3) , 395-416 | 刑法论丛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网络空间跨地域、动态性、复杂性、高度隐蔽性的特征使得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都得以扩大,使得传统手段工具难以有效防控犯罪,追踪罪犯,可以说,其影响范围之广和影响程度之深、破坏性之剧烈是我们无法预测的.在此背景下,相继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反恐怖主义法》《网络安全法》都对恐怖主义犯罪作出相关规定,但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细化操作规定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以此为现实落脚点,通过归纳与大数据相关知识的概念,研究新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特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总结西方在防范网络恐怖主义犯罪过程中的先进立法经验,找出我国在应对恐怖主义犯罪时的亟待完善之处,试图从立法、监督、国际合作等多维度探寻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反恐方案.

Keyword :

安全漏洞 大数据 关键基础设施 黑客 网络安全 网络恐怖主义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舒洪水 , 党家玉 .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现状及防控对策研究 [J]. | 刑法论丛 , 2017 , (3) : 395-416 .
MLA 舒洪水 等.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现状及防控对策研究" . | 刑法论丛 3 (2017) : 395-416 .
APA 舒洪水 , 党家玉 .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现状及防控对策研究 . | 刑法论丛 , 2017 , (3) , 395-416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基于《()》的解读 CSSCI-C PKU CSSCI
期刊论文 | 2017 , (1) , 15-26 | 当代法学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网络谣言治理已成为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刑法限制解释的语境下,对于谣言与虚假信息可作同等理解.《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若干罪名规制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的行为,进一步确认并加强了对网络空间秩序法益的保护.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之“传播”须指向不特定对象,本罪不存在单纯的编造虚假信息罪;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之规定兼具限定性与灵活性之特征;“扰乱社会秩序”的认定可参照有关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解释,后者则应规定为抽象危险犯.为防止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成为新的口袋罪,应当对“违法犯罪活动”与“情节严重”构成要件作适当的严格解释.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适用依赖于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Keyword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 网络空间秩序 网络谣言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基于《()》的解读 [J]. | 当代法学 , 2017 , (1) : 15-26 .
MLA "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基于《()》的解读" . | 当代法学 1 (2017) : 15-26 .
APA . 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基于《()》的解读 . | 当代法学 , 2017 , (1) , 15-26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运用多元立法共治思维解决我国儿童拐卖问题
期刊论文 | 2017 , (2) , 101-107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近年来,我国儿童拐卖问题已经呈现出案件数量的上升和案件性质恶劣的不良趋势,对社会公法秩序、家庭和谐、儿童身心健康等法益造成了严重损害.鉴于立法者认识到“买方市场”在儿童拐卖中起到的变相鼓励作用,我国刑法修正案(九)第241条中将收买被拐卖儿童的行为由原刑法的“有条件免责”修改为“有条件减轻刑责”,意味着刑法开始采取“收买被拐卖儿童入刑”的态度来遏制儿童拐卖.这种考虑当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儿童拐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单纯依靠刑法来打击显然不符合法治现代化的要求,另外刑法实务界对于“收买被拐卖儿童入刑”也并不完全赞同,导致新刑法的条款被冷落.实行多元立法共治不仅符合法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还能够通过不同部门法之间的立法协调的良性互动弥补目前强调单一刑法惩治的缺陷,但是要通过克服刑事立法的情绪化、完善民法监护责任、重新调整收养条件等解决现实存在的困境.

Keyword :

儿童拐卖 立法多元共治 收养 刑法修正案(九)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运用多元立法共治思维解决我国儿童拐卖问题 [J].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 2017 , (2) : 101-107 .
MLA "运用多元立法共治思维解决我国儿童拐卖问题" .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 (2017) : 101-107 .
APA . 运用多元立法共治思维解决我国儿童拐卖问题 .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 2017 , (2) , 101-107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运用多元立法共治思维解决我国儿童拐卖问题
期刊论文 | 2017 , (2)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近年来,我国儿童拐卖问题已经呈现出案件数量的上升和案件性质恶劣的不良趋势,对社会公法秩序、家庭和谐、儿童身心健康等法益造成了严重损害。鉴于立法者认识到“买方市场”在儿童拐卖中起到的变相鼓励作用,我国刑法修正案(九)第241条中将收买被拐卖儿童的行为由原刑法的“有条件免责”修改为“有条件减轻刑责”,意味着刑法开始采取“收买被拐卖儿童入刑”的态度来遏制儿童拐卖。这种考虑当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儿童拐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单纯依靠刑法来打击显然不符合法治现代化的要求,另外刑法实务界对于“收买被拐卖儿童入刑”也并不完全赞同,导致新刑法的条款被冷落。实行多元立法共治不仅符合法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还能够通过不同部门法之间的立法协调的良性互动弥补目前强调单一刑法惩治的缺陷,但是要通过克服刑事立法的情绪化、完善民法监护责任、重新调整收养条件等解决现实存在的困境。

Keyword :

儿童拐卖 立法多元共治 收养 刑法修正案(九)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运用多元立法共治思维解决我国儿童拐卖问题 [J].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 2017 , (2) .
MLA "运用多元立法共治思维解决我国儿童拐卖问题" .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 (2017) .
APA . 运用多元立法共治思维解决我国儿童拐卖问题 .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 2017 , (2)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袭警罪刑事立法研究 学位论文库
学位论文 | 2016 | Mentor:许立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当前,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违法犯罪率高居不下的严重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及不安定因素充斥着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警察既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又要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其肩负的责任日益加重。与此同时,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政府的一些作为有着不满和愤怒的情绪,他们把宣泄的矛头对准了与群众直接接触最多的公安机关,大量针对警察的不法侵害,甚至是暴力袭警行为频频出现,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我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22870人,其中,民警因公牺牲2129人,因公负伤2074人,且连续5年整体数字呈上升趋势。袭警行为的频发,不仅使人民警察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胁,也践踏着国家法律的尊严,使政府公权力为之受损。当然,世界各国警察都遇到过袭警行为,各国政府在应对袭警行为的措施方面也各不相同。从立法途径上来说,笔者发现,我国的刑事立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如何有效地从立法机制上来规范袭警行为、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发挥法律应有的功效是本文要讨论的要点所在。 目前国内对于是否需要单独设立袭警罪以及该罪名如何设定仍存在较大分歧,众多学者观点大相径庭。2015年8月29日《刑法修正案(九)》通过,其中把袭警行为作为妨害公务罪的加重情节写进了刑法第277条第5款中,从而首次填补了我国刑法中有关袭警规定的空白。我们在赞许这一立法进步的同时,也应该更加深入地看到我国袭警现象在日益加重。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是,现有的刑事立法对袭警行为的处罚并不能使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矛盾及问题得到有效规制,对警察及协助警察执行职务的辅警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也不足,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了正常执法活动中对于法律尊严的维护,因此,国家迫切需要在刑法中单独设置袭警罪以对袭警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本文针对我国刑法中妨害公务罪的立法缺陷,尝试提出在刑法中单独设立袭警罪,并对与本罪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考量。进行上述研究,是希望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在普通民众与执法者的矛盾日益突出之际,对刑法的法条及内涵予以完善,以确保法律的推行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其应有的社会教化功能。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成本分析法等手段,分四部分对论点进行详细阐述: 1. 我国袭警行为的现实情况。包括袭警行为的概念和特点,成因与危害,以及我国现行法律对袭警行为的规制状况。 2. 域外法律处理袭警行为的基本现状。主要对比了发达国家中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异同,并总结了其对我国立法的一些可鉴之处。 3. 设立袭警罪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反驳了一些学者反对设立袭警罪的几个观点,并从不同角度对设立袭警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以得出详细论证。 4. 袭警罪的立法构想。该部分提出袭警罪的概念和立法途径,并以四要素的模式探讨了袭警罪的犯罪构成,另外对辅警人员及警员家属是否应受到袭警罪保护,以及警察在非执行公务的情况下遭遇袭警犯罪是否也受该罪保护等情况做了初步分析。

Keyword :

处罚模式 可行性 立法缺陷 袭警行为 袭警罪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慕华 . 袭警罪刑事立法研究 [D]. , .
MLA 慕华 . "袭警罪刑事立法研究" . , .
APA 慕华 . 袭警罪刑事立法研究 . ,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10| 20| 50 per page
< Page ,Total 1 >

Export

Results:

Selected

to

Format:
FAQ| About| Online/Total:3133/215538385
Address: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No.28, Xianning West Road, Xi'an, Shaanxi Post Code:710049) Contact Us:029-82667865
Copyrigh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